石国军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副主任,理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2019)

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20年)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0-20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2004-20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博士后(2010-2011)

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系博士后(2012-2016)

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博士后(2016-2018)

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2018-2019)

康奈尔大学中国博士后论坛主席  (2015-2016)

密西根大学中国博士后联谊会主席(2017-2019)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内质网与代谢性疾病专刊”客座副主编(2021-2022)

曾获得美国NIH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资助,主要从事细胞内质网功能与代谢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代表性论文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PNAS等杂志。

医生照片

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基础与转化研究近十多年,包括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尿崩症的疾病的动物模型及发病机制研究,尤其是聚焦在对内质网的功能,探索内分泌代谢病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理学研究。

职称
级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权重
7

陈燕铭教授团队与临床免疫学中心联合在1型糖尿病免疫干预治疗领域发表重要学术成果

近日,我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陈燕铭教授团队与临床免疫学中心鲁岩副研究员共同在免疫学高水平杂志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题为“Induced Regulatory T cells suppress Tc1 cells through TGF-β signaling to ameliorate STZ induce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IF:8.5)的原创研究成果。周丽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大“百人引进人才”鲁岩副研究员和陈燕铭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器官特异性疾病,导致胰岛β细胞选择性被破坏,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胰岛素。多数青少年病人起病急,症状较明显,严重时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针对该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来预防和逆转T1DM。近年,在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陈燕铭教授团队致力于免疫干预治疗T1DM的基础与临床前期研究,包括调节性T细胞、干细胞治疗糖尿病,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应答或胰岛B细胞替代,可以延缓胰岛B细胞功能的衰退、短期内脱离胰岛素治疗或者减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达到明显临床疗效。

团队研究发现体外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Tregs)有预防及治疗1型糖尿病小鼠的效果(其中包括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或者及自发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NOD小鼠),其疗效与降低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Tc1细胞(分泌IFNγ的CD8+ T细胞)及上调Tregs有关。也发现诱导型调节性T细胞(iTregs)的作用依赖于TGFβ信号通路。iTregs通过TGFβ抑制对Tc1细胞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的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另外,TCF1分子可抑制Tc1的分化,而诱导型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TGFβ信号通路维持TCF1的高表达,从而抑制Tc1的分化。该研究首次系统地证实了诱导型调节性T细胞在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同时阐明起关键调控作用的信号通路,为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Li Zhou, Xuemin He , Peihong Cai , Ting Li , Rongdong Peng , Junlong Dang , Yue Li , Haicheng Li , Feng Huang , Guojun Shi , Chichu Xie , Yan Lu*  and Yanming Chen*. Induced regulatory T cells suppress Tc1 cells through TGF-β signaling to ameliorate STZ-induce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1 Jan,14.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第四届羊城糖尿病与肥胖论坛暨减重联合团队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召开

为推动肥胖减重领域发展,提高省内肥胖减重的规范诊疗水平,近日,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内分泌代谢科管理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管理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第四届羊城糖尿病与肥胖论坛暨减重联合团队系列学术活动”在广州顺利举行。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围绕肥胖症与减重治疗开展了临床新进展与基础研究前沿讲座,来自省内糖尿病与肥胖领域临床专家及研究学者共计百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深入探讨了肥胖减重领域热点议题,分享和交流学术经验成果,学术氛围浓厚,议题新颖丰富,思想交流深入。

本次会议共开设九场主题演讲,讲者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及附属医院。大会开幕式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带头人曾龙驿教授主持,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会长田武汉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洪铭范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李延兵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卫洪波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此外,开幕式上同时举行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减重联合团队”揭牌仪式,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牵头,整合营养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科、中医针灸科及胃肠外科多学科优势资源,中西医结合,联合制定科学、合理、安全的减重方案,能更好地服务肥胖症患者。各位专家随后针对肥胖减重的中西医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内分泌代谢科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南昌医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主任陈燕铭教授首先带来了“3+N模式综合管理肥胖症”的精彩讲座,陈燕铭介绍,对于肥胖症常规的诊疗有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综合地管理和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目前开展减重联合门诊,联合多个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延兵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易玮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减重及糖尿病外科戴晓江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蔡珺教授分别介绍了肥胖减重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及手术麻醉管理的临床进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陆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石国军教授针对肥胖的发生机制、治疗靶点及多组学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朱延华教授介绍减重联合团队疑难病例,来自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影像科、营养科、精神心理科、中医科的临床专家及研究学者各抒己见……现场研讨气氛活跃,线上观看人数达1100人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燕铭教授表示,羊城糖尿病和肥胖论坛为糖尿病与肥胖领域临床科研同道搭建了业内交流平台,促进了相关学术合作,进一步推动了相关诊疗规范化。他指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减重联合团队将继续举办系列学术活动,紧扣前沿,规范诊治,以提高肥胖减重诊治与研究水平,造福广大患者,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原始链接
https://www.zssy.com.cn/article/16388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非注册类)医学伦理审查申请指南

重要通知:

自2022年12月起,不再接受纸质材料,请通过伦理信息系统递交伦理审查申请

伦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s://lunli.zssy.com.cnhttp://157.255.121.18:9988/ 

本院职工(2021年10月1日前在岗在职)可通过工号初始密码(zssy111)登录;

外单位/新职工可通过系统首页进行新账号注册(需等待激活;新账号初始密码为zssy000)。

注:如需递交复审、修正案、研究进展报告等类型的伦理审查申请,请先与 科研伦理秘书黄老师联系(企业微信 或 85253302)

 医学伦理审查申请指南(不含干细胞临床研究)

一、适用范围  
  • 注册药物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
  • 涉及人的临床医学研究(干预性、观察性、仅用生物样本/病例数据的前瞻回顾性研究)
  •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
注:有厂家参与或给予经费支持的项目,其检查及研究用品(药品、试剂、医疗器械等)需免费提供给受试者,对因研究受损的受试者提供免费治疗与赔偿,或为其购买保险。


二、前置条件:通过立项审查,方可递交伦理审查申请
  • 注册类临床试验请先到 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立项
  • 涉及人的临床医学研究
    • 自发研究企业、学会\协会基金资助;无资助):请先到 临床研究管理办公室 立项
    • 科研基金项目可凭上级立项批文,直接递交伦理审查申请
  •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请先到 医务部 申请。
 

三、申请方式:无纸化 ★可用个人账号,为他人创建项目、递交申请
  • 网址:http://157.255.121.18:9988/ 或者lunli.zssy.com.cn 
  • 登录:2022年前职工通过工号初始密码zssy111登录;外单位/新职工通过首页注册联系秘书激活;激活后,初始密码为zssy000)
  • 根据伦理审查系统操作ppt(附件),递交审查申请(审查分类见下文)
  • 在系统上查阅进展,及时完成评审费缴纳;
  • 待流程结束,可在系统上下载批件。

三、审查类别和流程

审查类型
类型
时间
具体内容
初始审查
研究开展
立项后,首次提交的审查
跟踪审查
研究开展
研究开展期间的审查,包括:修正案、年度/定期进展报告、不良事件、方案偏离、暂停/中止研究、研究完成报告,等。
复审
审查未通过
上述审查意见为“必要的修改后同意”,或对于审查决定有异议时,可递交“复审申请”
审查流程

image-20230609115345-1

审查申请材料清单(临床研究、新医疗技术)

A. 临床研究
  • 初始审查
  1. 伦理审查申请表【在线填写】
  2. 伦理审查自查表【系统提供模板】
  3. 立项证明【上级立项批文\临床研究管理办批文】
  4. 研究方案【无模板】
  5. 知情同意书(如符合豁免知情要求,请根据材料1中的要求递交相关材料)
  6. 研究经济利益声明【系统提供模板】
  7. 项目负责人履历【无模板】
  8. 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批件(如我院为参与单位)
  9. 多学科临床交叉研究说明申请表(如涉及多学科)
  10. 病例报告表(如有)
  11. 招募广告(如有)
若有厂家参与,还需提供:
  1. 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说明(如有)
  2. 研究相关资料(如有)
  3. 研究者手册(如有)
  4. 保险合同(如有)
  5. 其他相关材料(如有)
  6. 研究用品的使用说明书(如有)
  7. 研究用品的注册证(如有)
  8. 研究用品生产企业资质证明(如有)
  9. 安全性资料(如有)
  10. 参与公司的资质(如有)
 
  • 跟踪审查
修正案审查:
  1. 修正案审查申请表
  2. 修正案审查自查表
  3. 修正对比表
  4. 修正后的文件
  5. 其他相关资料(如有)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1. 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审查申请表
  2. 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审查自查表
  3. 其他相关材料(如中心伦理批件等)
方案违背报告
  1. 违背方案报告审查申请表
  2. 违背方案报告审查自查表
  3. 其他相关材料(如有)
年度/定期进展报告(延续批件有效期):
  1. 进展报告审查申请表
  2. 进展报告审查自查表
  3. 研究进展报告(多中心临床研究,本院为组长单位,研究进展报告应报告各中心的研究进展情况)
  4. 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年度/定期跟踪审查的决定文件(本院为参与单位)
  5. 其他相关材料(如有)
暂停/终止研究审查:
  1. 暂停/终止报告审查申请表
  2. 暂停/终止报告自查申请表
  3. 研究总结报告
  4. 其他相关材料(如有)
研究完成审查:
  1. 研究完成报告审查申请表
  2. 研究完成报告审查自查表
  3. 研究总结报告
 
  • 复审
  1. 复审申请表
  2. 复审自查表
  3. 修正后的文件(铅笔标注修改内容;更新版本号和日期)
  4. 其他相关材料(如有)
B. 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 初始审查
  1. 伦理审查申请表【在线填写】
  2. 伦理审查自查表【系统提供模板】
  3. 立项证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新技术、新项目审批意见表》】
  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申请表》
  5. 知情同意书【系统提供模板】(检测类项目可写说明申请豁免)
  6. 研究经济利益声明【系统提供模板】
  • 跟踪审查 和 复审与 临床研究 的申请材料清单一致

☆注意事项:
  • 审查方式:快速审查、会议审查(需会议汇报);审查方式由秘书完成形式审查后判断
  • 评审费:受理后,将发送缴费通知,包含具体金额和缴纳方式
    • 费用:
      • 无企业资助:1500元/项;后续审查不再收费;
      • 有企业资助:初始审查5830元/项(含税);修正案审查2120元/项/次(含税)
    • 缴纳方式:
      • 无企业资助项目:按照缴费通知,通过“中山三院财务园地”公众号缴纳
      • 对公打款(账户开户银行:广州工商银行高新支行;开户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帐号:3602 0081 09000 334985)
  • 地址:9号楼606室 医学伦理委员会办公室;
  • 邮箱:zssyiec@mail.sysu.edu.cn
  • 联系人:黄老师(临床科研伦理秘书),85253302

附件

副标题
※涉及人的临床医学研究(不含干细胞研究)、新医疗技术伦理审查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合理用药,娃娃抓起”“老年合理用药大学” 线上活动报名

“合理用药,娃娃抓起”
“老年合理用药大学”
线上活动报名火热进行中!!! 欢迎报名参加!!!

扫描海报中“免费报名二维码”,填写资料(招生编码:11),扫描“入群二维码”,及时获取最新咨询。有任何疑问,可加客服进行咨询。谢谢!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杨黛稚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硕士,中山大学内科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疾病预防、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糖尿病与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擅长内分泌专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1型糖尿病或者妊娠合并高血糖的管理。研究课题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四大慢病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Diabetes Care、JCEM、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

医生照片

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妊娠合并高血糖有较深入研究和诊治经验;对甲状腺疾病、痛风、血脂异常、肥胖、肾上腺和垂体疾病等内分泌疾病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职称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13:00-18:00 0
星期二: 关闭
星期三: 8:00-12:00 0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8:00-12:00 0
星期六: 关闭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权重
17

我的肠子怎么堵了?细说肠梗阻

你可能听过脑血管堵塞、尿路堵塞,你是否也知道人体的排污管道——肠子也会发生堵塞,导致大便和气体无法排出呢?

每当长假过后,在胃肠外科门诊总会遇到患者诉苦:“我几天没有排大便和放屁了,肚子涨得难受,总觉得气不能往下走,还会反胃想吐。”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肠梗阻

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也就是肠子被“堵住”了,是胃肠外科常见急症。

如何判断发生肠梗阻了?

➤是否有腹痛?不通则痛,当肠道出现堵塞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肚脐附近的疼痛,痉挛性的绞痛。

➤是否无法排便和放屁?肠管发生梗阻,气体和粪便无法排出。

➤有无腹胀?腹胀由肠管内气体和粪便堆积引起。

➤是否恶心、呕吐?由于肠管发生堵塞,肠内容物无法向下通过,只能向上反流所导致。

如果你同时有腹部绞痛便秘症状,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特别是老年患者和合并其他疾病患者,严重肠梗阻对生命存在潜在威胁。专科医师通过体格检查、抽血化验腹部X光片腹部CT,就可以明确肠梗阻的诊断。

肠梗阻的病因和高危因素?

在以下情况可能引起肠梗阻:

➤肚子里面的疤痕和疝会使你的肠子变窄,气体和粪便都无法通过。

➤生长在你肠子上的肿物如肉或肿瘤,会导致肠子堵塞。

➤你的一部分肠道可能会扭曲,阻止肠内容物的正常流动。

➤你的一部分肠道可以像望远镜一样滑入另一部分(肠套叠),导致肠管狭窄。

➤肠管的供血血管受伤或堵塞,会导致肠子死亡。

 

如果你患有下列疾病,就属于肠梗阻的高危人群

➤疝气

➤胃肠道肿瘤

➤肠道克隆恩病

➤腹部有手术疤痕

➤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腹部

肠梗阻应该怎么处理?

肠梗阻患者一般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治疗措施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医生会要求你停止进食和饮水,并通过静脉血管给你注射药物和液体。医生也可能通过你的鼻子和胃部插入一根细管。这根细管叫做鼻胃管,它可以排出液体和气体来缓解你的症状。经过肛门进行灌肠也可以帮助清除堵塞。网格状肠道支架对于那些病得太重而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暂时撑开狭窄的肠管。

手术治疗:手术通常是对完全堵塞的肠子最好的治疗手段。医生可以根据阻塞的原因,切除和取出阻塞和受损的肠管组织。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结肠造口术或回肠造口术,医生取出你肠道受损的部分后,会把剩下的部分缝在你皮肤的一个开口上,大便会从这个开口进入一次性袋子。你的肠子有可能在你好转后重新连接,关闭造口,恢复正常经肛门排便。

怎样预防肠梗阻?

➤多饮水,合理膳食和运动,积极防治便秘。

➤患有腹壁疝病人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中老年人定期体检,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

➤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如克隆恩病、结肠憩室炎、肠道肿瘤等。

➤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副标题
科普文章——肠梗阻
编辑
刘健培
来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公众号
原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umqde2GZYgtT5WQiRxbEA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组织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刘小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 神经病学在读博士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全科医学与基层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病分会第一届委员

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论文数篇,获得专利2项。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内科疾病的诊疗及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职称
学历
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
权重
6

张海燕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从事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全科医学与基层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多篇SCI论文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内科慢性疾病;消瘦,水肿,乏力等常见未分化疾病;健康咨询与早期干预;躯体化障碍疾病。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14:00-17:00 0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8:00-12:00 0
星期六: 8:00-12:00 0
学历
硕士研究生
权重
5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