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求精

汪求精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脑血管外科主任

医疗经历:脑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美国Baylor医学院脑卒中与动脉瘤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师从著名脑血管病专家李铁林教授、Dr.  Mawad教授,为国内早期开展脑血管病介入及外科诊疗的专家之一,参与制定多个脑血管病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现任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质控分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建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脑血管病管理分会顾问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兼脑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评审专家,多种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广东省保健专家以主要参与者获广东省、军队科技成果及医疗成果奖 7 项,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 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0篇。 培养神经介入进修医师100余名,神经介入专业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受邀全国各地余家三甲医院进行神经介入手术指导,对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工作在华南地区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任职: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专业委员会全国副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建专业委员会常委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专业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师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脑血管病管理分会顾问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复杂脑、脊髓血管性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

职称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9:00-12:00 0
星期二: 9:30-12:00 0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9:30-12:00 0
星期六: 关闭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权重
1

刘加军

血液内科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血液学临床医疗工作30多年。多年前起将临床工作重心放在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挽救治愈了无数在外院被判处“死刑”的患者。2011被派遣前往喀什市人民医院,历时三年,成功建立起喀地最优秀的血液内科之一。多年从事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主要从事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及非编码RNA研究,研究非编码RNA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发现关键干预靶点,探索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为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为急性白血病预后评估提供新指标。

个人荣誉: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邀评审专家等。2006 年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 -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是中山大学“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 象,2011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年“羊城好医生”。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从事内科血液学临床医疗工作30多年。对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及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有熟练的诊治能力。诊疗疾病包括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化疗、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各种原因不明的贫血、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以及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等。

职称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8:00-12:00 0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学历
博士
权重
-1

谢淑霞

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本科六年制毕业。广东省女医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皮肤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毛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药监局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主诊专家,广东省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老教授协会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从业30余年,是我国首批化妆品皮肤病鉴定专家,从事化妆品皮肤病诊疗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检验工作20多年,擅长诊疗常见、难治性皮肤病,尤其是难治性痤疮、顽固性脱发、银屑病、女性生殖器皮肤病、面部皮肤美容及化妆品皮肤病。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8:00-12:00 0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8:00-12:00 0
星期三: 8:00-12:00 0
星期四: 8:00-12:00 0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8:00-12:00 0
学历
本科(六年制)
权重
11

万苗坚

皮肤与整形美容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皮肤外科专家。皮肤与整形美容科皮肤外科亚专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外科副组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皮肤外科副组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性病分会皮肤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整形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副组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外科专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副组委、广东省美容学会微整形与注射学组委员。曾留学美国学习皮肤外科。获广州抗癌协会第一届优秀皮肤肿瘤医师奖。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级和中华医学会课题。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皮肤肿瘤和皮肤年轻化的综合治疗,尤其在治疗皮肤湿疹样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等皮肤恶性肿瘤方面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职称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13:00-18:00 0
星期二: 13:00-18:00 0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学历
硕士研究生
权重
4

赖维

学科带头人、前科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兼青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兼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皮肤科管理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华人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科康复分会副会长;美国皮肤科学会(AAD)、欧洲皮肤科学会(EADV)和国际皮肤科联盟(ILD)会员。曾留学美国,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十大优秀中青年皮肤科医师”奖,为国内知名的皮肤科专家。在国内外正式发表科研论文近200余篇(其中SCI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担任多个专业杂志的编委及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优秀教师基金、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项目的评委,以及担任国家食药局化妆品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食药局化妆品评审及广东省食药局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评审专家。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擅长疑难皮肤病的诊疗,在美容相关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过敏性皮肤病、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及真菌性皮肤病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8:00-12:00 0
星期二: 8:00-12:00 0
星期三: 8:00-12:00 0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权重
2

苏向阳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皮肤过敏性疾病学组(筹)组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荨麻疹诊疗组负责人。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从业近30年。学科主攻方向是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治、皮肤病理学研究和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与化妆品人体功效评价的研究。擅长荨麻疹、湿疹皮炎、尖锐湿疣等常见皮肤性病诊治和皮肤病理诊断。

职称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关闭
星期二: 8:00-12:00, 14:30-17:30 0, 0
星期三: 14:30-17:30 0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8:00-12:00 0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权重
7

陈燕铭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肥胖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青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行业协会内分泌科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慢病防治及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中心(UCSD)、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糖尿病中心访问学者。

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工作近30年。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肥胖症、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疑难重症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软件著作专利8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科技二等奖1项、主编或参编专著4部。

医生照片

从事医学临床工作二十年,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等)、垂体-肾上腺疾病、肥胖症、脂肪肝、性腺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分泌代谢系统的急重症和疑难病有着较高的诊治能力。

职称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8:00-12:00 0
星期二: 8:00-12:00 0
星期三: 关闭
星期四: 关闭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权重
1

周凤丽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规培基地主任

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广东省呼吸与健康慢阻肺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一届全科医学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

医生照片
所属科室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全科六年余,对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间质疾病、肺癌等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全程管理及健康教育。

职称
级别
出诊安排
Time slot 评论
星期日: 关闭
星期一: 8:00-12:00 0
星期二: 关闭
星期三: 8:00-12:00 0
星期四: 8:00-12:00 0
星期五: 关闭
星期六: 关闭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姓首字母
权重
2

科研动态 | 郭云蔚教授团队发现代谢重编程在肝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肝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对于阐明肝癌细胞的代谢调控机制并探索对应靶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郭云蔚教授团队等在Cancer Research(中科院一区,IF=13.312)上发表题为“PTTG1 reprograms asparagine metabolism to promo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的研究论著,发现在肝脏癌变及进展过程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 PTTG1)通过上调天冬酰胺合成酶(Asparagine synthase, ASNS)介导的天冬酰胺代谢,激活mTOR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及肝癌的进展。

image-20230620181929-1

图 1  文章信息

 

       肝癌组织重新调整其代谢过程,满足并维持肝癌细胞增殖的能量和代谢需求。ASNS催化天冬氨酸转化为天冬酰胺,满足肿瘤细胞对天冬酰胺的需求。PTTG1是一种垂体衍生的转化基因,被认为对维持正常细胞周期调控有着重要作用,在肿瘤中的研究证实是一种参与增殖和代谢的原癌基因。团队前期研究通过转录组学筛选出PTTG1是肝癌组织中上调最明显的基因之一,但具体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究PTTG1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调控机制,对探索肝癌治疗的新靶点至关重要。

       郭云蔚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发现,PTTG1的高表达是肝细胞癌包括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重要的促进因素之一。HBx通过与PTTG1结合促进PTTG1的表达以及入核,并通过PTTG1发挥致癌作用。PTTG1通过与ASNS启动子区域结合上调ASNS的表达,并进一步上调天冬酰胺代谢,激活mTOR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及肝癌的进展。

image-20230620181929-2

图2  PTTG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升高

 

       团队通过TCGA数据库发现PTTG1在肝细胞癌包括乙肝相关性肝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并进一步在人肝癌组织样本及组织芯片中发现PTTG1蛋白表达升高(图2)。因此,团队构建了PTTG1-/-小鼠,在DEN诱导的小鼠肝癌模型中,PTTG1-/-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受到了显著的抑制。由于乙肝病毒感染仍是我国肝癌患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而HBx在HBV致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团队进一步通过HBx转基因小鼠与PTTG1-/-小鼠交配构建了过表达HBxPTTG1敲除的小鼠。无论是在HBx诱导的小鼠自发性肝癌模型,还是低剂量DEN诱导的小鼠肝癌模型中,PTTG1-/-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均受到了显著抑制。

       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通过Co-IP、分子对接、非靶向代谢组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染色质免疫沉淀等实验深入探讨机制发现,HBx与PTTG1结合促进PTTG1的表达及核定位。PTTG1通过与ASNS启动子区域结合上调ASNS的表达,并进一步上调天冬酰胺代谢,激活mTOR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及肝癌的进展(图3)。

       这一研究成果阐明了肝细胞癌癌变过程中,代谢重编程的新机制,揭示了PTTG1通过ASNS介导的天冬酰胺代谢激活mTOR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为肝细胞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image-20230620181929-3

图3  机制示意图 PTTG1通过与ASNS启动子区域结合上调ASNS的表达,并进一步上调天冬酰胺代谢,激活mTOR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及肝癌的进展

 

       郭云蔚教授的博士生周琦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郭云蔚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论著的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0604, H030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3010018)支持。

       论文链接: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res/article-abstract/doi/10.1158/0008-5472.CAN-22-3561/726351/

来源
中山三院消化内科
从正文提取图片为封面
审核角色
网站管理员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