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国内最早从事介入放射学科临床诊疗工作及成立介入病房的单位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介入放射学工作,并于1993年成立介入放射学专业,1996年成立肿瘤介入科,2004年更名为介入血管科,2016年更名为介入-血管外科,2018年1月更名为介入科。我院介入科是国家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之一。
我院介入科有天河和萝岗2个病区,天河病区有44张床位,萝岗病区18张床位。科室有医生19人,护士2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2人。目前医院拥有标准的介入手术室4间,杂交手术室1间,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
脊柱外科
中山三院脊柱外科是“微创国际医学中心脊柱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单位”、“国家卫健委首批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试点科室及突出贡献单位”、“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单位”、“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微创学组组长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微创脊柱外科专科联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首批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和卫生部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之一、《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编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任主委单位、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女性泌尿外科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精准医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82人,在编临床医师31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教授/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6人。科室现分3个病区,总床位数124张,年手术量3000余台,年门诊量80000余人次。现已形成以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前列腺
心胸外科
科室介绍:心胸外科是医院重点学科,下设心血管外科及胸外科2个亚专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科室。科室环境舒适,设备精良,目前开放病床50张,并拥有独立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万级层流、配置一流医疗设备)。心血管外科成立早期即开展基本的心血管外科手术,包括二、三尖瓣成型及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法洛氏四联症根治等手术。胸外科紧跟国内、国际发展及新进展,在大量开展肺癌、食道癌、胸膜疾病、纵膈肿瘤、胸部外伤血气胸、肋骨骨折及复杂高难度纵膈肿瘤手术等治疗的基础上成为国内首批成功广泛开展腔镜下(微创)诊治普胸外科各种常见病的医疗单位。
科室主任
神经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教育部授权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广东省首批(神经外科)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卫健委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首批 (垂体腺瘤诊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专科,拥有国内最早成立的垂体瘤诊治研究中心。
科室编制床位60张,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梯队结构合理、掌握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的医疗团队,包括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队伍由具有硕士学位及本科、大专学历人员构成,熟练掌握神经外科专科及基础
骨科
骨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于1972年创立,是国家教育部授权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卫生部骨科内镜培训基地之一,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微创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委单位,是“中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研究首席单位”、“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核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试点科室”、“广东
甲状腺、乳腺外科
甲状腺乳腺外科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是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专科,为亚洲乳腺癌协作组名誉主席、广东省乳腺病学会主任委员及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甲状腺专业主任委员所在科室,2012年被评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有专科医生1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具博士学位11人,具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6位医生曾赴美国、日本与韩国留学进修;科室护士19人,其中有护理本科毕业15人,副主任护师1人。
该专科以甲状腺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重点,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诊治理念和技术,尤其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
肝胆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是国家和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大学外科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拥有医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医师拥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人。肝胆外科是华南地区疑难肝胆胰脾疾病的主要诊治中心之一。以规范治理为理念,以微创为特色。是中国肝胆胰微创外科的主要探索者和规范化治疗的推动者。肝胆外科是全国首批开展肝癌消融的专科之一,在腹腔镜辅助特殊部位肝癌消融方面积累丰富经验;目前开展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不同肝段、肝叶、半肝、扩大半肝等肝切除手术及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等,
胃肠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山三院普通外科的主要分支,成立于2004年,在学科带头人卫洪波教授带领下,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在国内外有广泛学术影响的临床科室,是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微创解剖学组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胃肠专委会主委单位、教育部外科学博士生培养点、卫计委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及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基地。科室开放床位50张,在编医师16名,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7名,14人获博士学位,其中4人有美国留学进修经历。
我科专科特色鲜明,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腹腔镜胃癌和结直肠癌手术的中
血液内科
中山三院血液科是由梁锦华教授创建,20世纪80年代成立中山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室,是广东省较早的血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为血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挂靠单位、广东省重点临床专科,同时也是“华南再生障碍性贫血专病联盟”成员单位、中华骨髓库移植/采集医院。科室现拥有病区2个,天河院区床位已达50张,其中层流床16张,岭南院区病床22张,包括层流移植病房4间。2021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院区血液科也正式开始营业。科室配有专属细胞形态学、分子实验学及血液肿瘤靶向治疗研究等临检及科研实验室,可完成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检查。
科室已建立起一支具有医、教、研综合实力较强的临床及科
内科ICU
内科ICU(MICU)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相互配合默契的医护团队,同时拥有先进的ICU专用医疗监护设备和仪器,为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科室现有在编医护人员39人,其中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护理师25人,护士5人。学科现有病床14张。
MICU收治的患者为内科各专科重症患者,广泛覆盖呼吸系统常见及疑难危重疾病,包括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重症支气管哮喘、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严重肺间质疾病、肺泡蛋白沉着症、胸膜疾病、大面积肺栓塞
肾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创建于1973年,经过老一辈肾脏病专家的艰苦耕耘,和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肾内科已经形成了以治疗各种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急慢性肾衰竭、血液净化及肾脏疑难危重症为特色的专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实验中心,也是中山大学肾脏病学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中山三院肾内科目前有3个直属院区,分别是天河院区(总院区)、萝岗院区和肇庆院区,另外还有粤东分院区,每个院区均有住院病房和血液透析中心。直属院区总开放床位65张,透析机超过130台,吸引了大量周边省市患者慕名前来,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2500人次。肾内科现有正高职称4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广东省较早的呼吸病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最早的呼吸疾病博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首次在我国从环境中分离到嗜肺军团杆菌,八十年代末开始系统进行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调查和耐药机制的研究。九十年代在国内率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快速诊断,细菌生物被膜病治疗和内毒素研究,参加全国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派的抗菌药物临床实验。2006年通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评审,批准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2007年批准为卫生部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具备培养呼吸内科专科医师资格。卫生部首批单病种试点单位、中国哮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
专科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2007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2012年)、糖尿病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广州市肥胖症分子机理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2021年)、中山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设有内分泌科门诊、病区五个(天河一区、天河二区、岭南病区、粤东病区、肇庆病区),设置亚专科四个(糖尿病亚专科;甲状腺疾病亚专科;肥胖与代谢病亚专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亚专科),开放床位148张,现有医教研系列人员近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8人。
近5年来
心血管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1971年建院,1973年心血管内科成立。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心血管内科由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和肇庆院区心血管内科组成,床位140张,并托管粤东医院(梅州)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是广东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冠状动脉介入培训基地、广东省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现有在职医生46人,其中博士学位39人(含在读博士4人),硕士学位6人。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4人。
心血管内科下辖心脏重症医学科、冠心病学科、高血压学科、心电生理学科、心脏康复学科、结构性心脏病等亚专科。熟练开展了多项国际先进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