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鼻科及鼻眶颌颅底中心团队协作成果亮相国际舞台,荣膺最佳发言并获邀世界大会主旨报告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5-07-10

2025年6月22-25日,国际鼻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第30届欧洲鼻科大会暨第43届国际鼻部炎症和过敏会议、第25届国际鼻科大会(ERS-ISIAN-IRS 2025)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圆满落幕。中山三院共有6篇投稿受邀作口头发言, 其中石照辉主任团队报告获“最佳发言”殊荣。

作为每两年只举办一次的国际鼻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会之一,大会组织了目前全球最顶尖的鼻科领域专家及近1800余名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的鼻科领域的医师和研究人员,围绕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腔鼻窦颅底疾病、鼻眼相关疾病、嗅觉、鼻整形、鼾症以及鼻科医师培养等前沿主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学术交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鼻科团队联合鼻眶颌颅底中心在杨钦泰副院长和张革化首席专家带领下积极组织投稿,凭借在鼻咽癌外科及颅底修复领域的创新及扎实工作,共有6篇投稿在大会上进行了汇报交流。其中石照辉主任代表团队所作的关于颅底坏死手术中颈内动脉处理的报告更荣膺大会“最佳发言”殊荣。会后,团队获土耳其耳鼻喉科学会主席盛情邀请,将于明年世界耳鼻咽喉科大会(WSO)就这一内容作主旨专题报告,这些成绩,是对鼻眶颌颅底中心团队协作、深耕临床所取得点滴进步的鼓励。也彰显了团队日益提升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依托多学科协作平台,聚焦鼻咽癌治疗并发症难

此次大会交流的核心内容,源于鼻眶颌颅底中心多学科协作平台在鼻咽癌治疗后颅底坏死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医院整合了鼻科、神经外科、肿瘤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眼科、颌面外科、以及影像科、病理科、麻醉科、ICU等多学科优势资源,致力于挽救鼻咽癌治疗后的致死性并发症。团队此次分享聚焦于该疾病的精准分类分级体系、严重并发症的防控管理、创新性的复杂颅底重建技术的探索,旨在与全球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提升诊疗水平。

image-20250710083013-2

石照辉主任代表团队在专题论坛报告了题为《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累及颈内动脉的鼻咽癌治疗后颅底组织坏死:临床特点及手术策略》的研究。颈内动脉一直是内镜颅底手术的核心环节,颅底组织坏死侵犯颈内动脉后死亡率在80%,接近一半鼻咽癌治疗失败是由鼻咽颅底组织坏死导致的患者死亡。该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心对于侵犯颈内动脉的颅底坏死风险识别、预防管理、手术策略、重建保护及并发症预防这一高危领域的团队协作模式和实践经验,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和积极讨论

image-20250710083100-3

团队协作攻克难关,经验交流惠及同道

在协同创新颅底重建方面:面对鼻咽癌治疗后颅底坏死重建的复杂性和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鼻眶颌颅底中心团队强调多学科评估与协作。团队分享了在黏膜瓣应用受限的复杂病例中,如何根据坏死的分类分级,个性化选择运用颞肌瓣、游离皮瓣等多种技术进行挽救性重建的实践经验。这种基于团队协作的个体化解决方案,为处理类似难题提供了很重要的临床经验。

在防治高危并发症方面:针对鼻咽癌颅底坏死最凶险的并发症——颈内动脉破裂,中心团队通过多学科紧密配合,在风险评估、预防干预、术中精细解剖与保护、修复重建策略以及术后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综合应对体系。团队非常珍惜此次交流机会,希望能将这些在实践中积累的、关于风险防控和提升手术安全性的协作经验,与全球同行分享,共同为患者获益努力。

此次参加布达佩斯国际鼻科盛会,是中山三院鼻科团队与鼻眶颌颅底中心向国际同行学习、展示团队协作成果的一次宝贵经历。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团队将始终铭记“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依托鼻眶颌颅底中心的多学科协作优势, 在鼻咽癌等复杂颅底疾病的诊疗领域继续潜心钻研,加强合作,不断提升。我们期待未来能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继续展现团队协作的力量,分享中国经验,为造福全球患者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