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天使丨廖秀春:守护初生的微光,谱写生命的赞礼
国际护士节
他们,既是“提灯天使”,也是“白衣战士”,似超人,亦平凡。“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为激发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南丁格尔精神,医院特开设“提灯天使”专栏,报道院内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行动工作中的部分杰出代表事迹,一起寻找那些义无反顾、矢志不渝的身影,聆听“提灯天使”护佑人民健康的感人故事。

廖秀春
粤东院区新生儿科病区护士长,从2000年开始在儿科、新生儿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至今。2013年5月参加广东省护士协会举办的新生儿PICC置管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书,成功为体重1500克以下的极低、超低体重早产婴儿进行PICC置管53例,2021年获“梅州市十佳护理科技创新发明”称号,2023年被评为梅县区优秀护士。
在静谧的新生儿病房里,每一台暖箱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次微弱的啼哭都牵动着医者的心弦。这里,是生命最初的战场;而廖秀春,是这场无声战役中无畏的一名守护者。她用25年的坚守与热忱,为无数早到的天使托起生命的曙光,用仁心与大爱书写了一段段生命的奇迹。
指尖上的温度,托起生命的“第一双手”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每一克体重的增长,每一次自主呼吸的完成,都让医护人员成就感满满。这里的宝宝,每一克体重都要‘斤斤计较’”,这是廖秀春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护士们必须做到“精打细算”,以“1克”为单位的体重增减、0.5毫升的泵液速度、0.1摄氏度的体温波动、0.1厘米的置管深度等这些近乎苛刻的标准来守护一个个脆弱的新生命。从980克至800克的“巴掌宝宝”、从双胎宝宝到三胎宝宝,她带领护理团队不断挑战,从有创到无创呼吸支持、从手卫生到“三管”监测感染指标、从肠内营养到肠外喂养,最终让一个个天使宝宝闯过“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家属感动地写下这样的话:“是您用专业,托举了我们全家的希望”。
2021年深秋,一名胎龄26周、体重仅800克的“掌心宝宝”被紧急送入病房。孩子肺部发育不全,全身紫绀,家属心急如焚。廖秀春带领护理团队连夜制定“微生命支持计划”:用棉签蘸取母乳进行口腔清洁并刺激吞咽反射,自制迷你头套固定呼吸机管路避免皮肤压伤……整整78天,她每天提前到岗,指导家长为患儿进行“袋鼠式护理”。当孩子成功脱离呼吸机、体重突破2000克时,年轻的母亲喜极而泣。

廖秀春指导管床护士对早产儿进行温箱温度监测
创新者的脚步,打造生命的“安全岛”
廖秀春是不惧挑战的“革新者”。她组织护理团队建立“早产儿全周期管理体系”,从产房到出院后随访形成闭环护理;探究“多学科同质化体温管理”以降低早产儿低体温的发生率;制作醒目颜色标识警示不同风险类别的患儿,实现精准分级管理;带领团队用无菌保鲜膜包裹患儿减少水分流失,并亲手为镇静、镇痛治疗的危重患儿制作安全型水枕,防止头部皮肤压伤。
面对超早产儿护理难题,廖秀春率先引入“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鼓励新生妈妈们积极收集母乳,指导母乳喂养的家庭管理,设计“初乳冷链传输链”,打破传统NICU封闭管理壁垒,打造温馨的亲子接触室,让父母在安全监护下与患儿肌肤接触,促进早产儿发育,这些浸润着温度的创新,让曾经冰冷的监护室变成孕育希望的摇篮,近年来科室超低体重儿存活率提升至100%。一位28周早产儿住了68天的妈妈说:“小小的宝宝一次一次的病危通知,使我非常煎熬,初次见到小宝贝的时候,我都不敢碰她,她是那样的小,廖护长鼓励我抱抱她,让她趴在我的胸口上,这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和呼吸,这一刻我无比的心安,也因为这一次拥抱,让我对我的宝贝,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廖秀春是生命的“细节守护神”。从改良PICC置管固定方法到设计早产儿个性化发育支持护理路径,她的每一项创新都源于对脆弱生命的极致关怀。2023年,体重仅980克的“掌心宝宝”入院时多器官衰竭、全身橡皮样重度硬肿,她带领护理团队在“黄金72小时”内精准监测核心体温,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直至稳定,避免了肺出血和复温过程中的代谢紊乱,用科学护理创造了生命奇迹。为缓解家长焦虑,她开创“透明化沟通”服务,制作了“患儿的24小时”和“护士的24小时”展板,让家属清晰地了解患儿的一天,打开了护患互相信任的平台。还通过家长微信群推送早产儿护理视频,让一个个家庭在守望中重拾信心。
传承使命,做护理路上的点灯人
从业25年,廖秀春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护理专家,更是一位倾囊相授的导师。作为新生儿科护士长,廖秀春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科室发展的核心动力。
她注重因材施教,搭建阶梯式成长平台个性化培养计划;针对不同阶段护士的能力差异,制定“新入职-骨干-精英”三级培养体系。例如,新护士需完成3个月“一对一”临床带教,通过模拟急救演练、早产儿护理实操等考核;骨干护士则参与科室质控管理,提升综合能力。
在专科护理发展方面,廖秀春开培训,建机制。组织护理骨干制定护理常规、流程,开设“早产儿精细化护理”“新生儿疼痛管理”等专题培训,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护士们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专科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如今,廖秀春培养的护士们已成为新生儿护理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临床一线默默传递着护理精神的火种。

廖秀春指导护士进行PICC置管术
从青丝如墨到鬓染霜华,廖秀春在25载春秋里守护了近3万名新生儿,她的双手托举起生命的重量,她的背影筑成了希望的堤坝。那些曾被她温暖过的家庭,有的孩子已成翩翩少年,有的孩子已成婷婷少女,而她,依然坚守在暖箱旁,如同永不熄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