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大内科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2025年度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1日,我院大内科工作会议在综合楼7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天河院区、岭南院区、肇庆院区三院区医疗、教学、科研、护理领域负责人,与内科各科主任及骨干齐聚一堂,共同系统总结2024年发展成果,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会议由大内科主任彭晖教授开场,娄探奇教授等五位内科资深专家先后主持会议。
戎利民院长出席会议并发表开场致辞。戎利民院长对大内科在过去一年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大内科表现卓越,为医院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5年,戎利民院长期望大内科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借助三院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依托三院“干细胞、纳米、大数据、长寿中心的四大平台,进一步深化多院区协同合作。同时紧密结合智慧化建设优势,全方位提升大内科各专科的学科影响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大内科彭晖主任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大内科在 2024 年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她指出,未来大内科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医疗等前沿技术,大力强化智慧医疗建设,深化多院区协同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夯实医疗质量、人才培养和科研转化等基础工作,为科室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内科许雯副主任对 2024 年内科医疗工作进行了详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工作计划。她强调,大内科始终坚守以患者为核心的理念,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持续提升诊疗水平,创新性地开展专科联合诊疗模式,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岭南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智明,以及肇庆医院血液内科主任郑永江,也分别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汇报了2025年工作计划,充分展示了分院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三院区将携手共进,共同提升医疗水平,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内科李苏华副主任对 2024 年大内科科研及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汇报了 2025 年工作计划。2024 年,内科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共发表高水平论文 108 篇,获得各类科研基金 46 项,实现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科室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培养研究生,加强人才储备,科研成果显著,有力推动了学科的持续发展。内科尉秀清副主任就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与展望。2024 年,大内科不仅圆满完成本科教学任务,还成功申请多项教学基金,主编及参编多部教材,并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教学工作得到了高度认可。
周宇麒主任对 2024 年住培工作进行了总结及计划汇报。2024 年住培工作成果丰硕,在分层递进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出科考核方案,高质量完成考核任务。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高达 96%,住培医师首次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 97%。此外,科室还荣获多项教学奖项,包括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临床医学专业优秀中青年教师奖教金等。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援助帮扶工作,先后派出冯定云等多名教师前往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西藏察雅县人民医院及省内基层医院等,助力提升当地住培教学水平。2025年,科室将迎来国家住培基地评估检查,将继续强化质量管理,确保住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林金香护士长就护理工作进行了汇报。林金香护士长表示,内科护理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提升就医体验。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切实保障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了人文关怀;积极提升专科护理的影响力,推动了护理学科发展,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共同进步。
会上,娄探奇、曾龙驿、周汉建、陈璘、彭朝权等五位内科资深专家听取各部门汇报后,对相关工作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专家们提到要进一步加强科室间的协作与沟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强化学生管理。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和学习好AI 技术,持续创新诊疗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为智能化医疗做好充分准备。
彭晖教授在总结中指出,中山三院大内科的发展应以科研创新为引擎,以学科交叉为路径,以智慧医疗为工具,以区域辐射为目标,充分整合医院现有优势资源,全力打造集临床、科研、教学、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体系。通过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诊疗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最终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图1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