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山大学百年医脉,铸就“五个最具”医院文化丨最具智慧篇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4-12-31
 

编者按

       2024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山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发来贺信,既是对百年中大在新起点上再创新辉煌的殷殷嘱托,也是对广东发展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省的有力指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直以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在五十多年的实践中凝练形成了“最具特色、最具智慧、最具人文、最具情怀和最具活力”的医院文化,“五个最具”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结出丰硕成果。

       本期,我们推出“最具智慧”篇。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确立并践行“以患者为中心”。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让更多患者就医更加便捷、舒心,中山三院通过构建和弘扬最具智慧的精神文化,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image-20241231145911-1
 

智慧就医

       医院聚焦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借助信息化手段,再塑服务流程,转变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细节,用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让患者看病就医更便捷、更舒心。

       医院持续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和人工智能手段,在就医办理流程和时限上做“减法”,在医疗品质服务上做“加法”,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建构线上线下一体化“云上三院”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实现挂号、就诊、审核、结算一次完成;查询、充值、缴费、打印自助操作;药品送到家、病历可以约,慢病复诊网上看……一部手机几步操作,“指尖医疗”一趟完成,患者出入院办理时间仅需1分钟,拎包即可出院,一站式办理入出院覆盖率高达93%。截至2024年12月,医院线上互联网用户数达280万,医院共线上服务复诊患者46万人次,完成药品快递配送到家42万次。

 

数智赋能

       “贴心、省心”的服务背后,少不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强大支撑。

       近年来,医院为信息化建设开展了诸多扎实的工作。医院构建“两朵云(中心云、边缘云),一条路(5G),一个湖(数据湖)”的三院信息新基建,成为国家卫健委颁布的首批甲级5G医疗应用示范单位。运用大数据平台打造数据“建设-治理-应用-共享”全流程链条,基于5G技术的智慧病房、远程超声和智慧教学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广东医疗行业首个“数据湖”,实现院内所有系统的联动和数据共享,建立全院数据标准管理体系和运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指标体系,打造“数字三院”移动端及数据可视化大屏等创新应用,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世界5G大会粤港澳赛区一等奖等殊荣,彰显智慧医院建设领先水平。
 
image-20241231151353-2

 

       针对医院内部资源与外部存在物理隔离,存在信息孤岛等痛点,中山三院创新性地推出了私域GPT,集医教研管全方位智能助手于一体,整合了业务文件1500+、医学教材指南1800+、管理报表100+,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

image-20241231151409-3

私域GPT应用页面

 

       研发了“手术非常准”,从患者进入预麻间到麻醉开始,再到手术结束回到病房的每一个环节都一目了然,实现了医院手术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image-20241231151422-4

手术非常准系统页面

 

       医院还推出了“药师叮嘱”智慧化药学服务小程序,通过图文动画等形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通俗易懂的用药指导。该应用覆盖了超过800种药品的详细信息,包含20多万字的用药信息和1000多幅漫画,线上线下患者均可轻松获取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保存方式、注意事项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image-20241231151434-5

药师叮嘱小程序页面

 

聚焦前沿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而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为了给患者解决更多看病就医难题,中山三院相关专科正在尝试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医院提早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对医院所有历史数据进行梳理,并尝试将更多检查检验结果数字化,让数据赋能医院的智慧化建设。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训练AI模型服务于患者的预问诊,让患者在候诊时间能将病情信息提前汇总,提升就诊效率;同时,也在与教学部门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构建标准化病人,辅助进行医生的培训、考核。

       医院在诸多医疗AI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

       在儿童行为发育领域,中山三院邹小兵教授团队联合昆山杜克大学李明团队研发的“荧惑”系统,运用AI技术对孤独症患儿进行辅助诊断,并生成具有临床可解释性的行为范式,诊断准确率超过88%。该系统荣获首届广东省优秀医疗成果奖,获得十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image-20241231151456-6

“荧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利用非接触式传感器对儿童进行观察

 

       针对慢性鼻窦炎分型诊断耗时及不准确的痛点难点问题,中山三院杨钦泰教授带领的鼻科医工交叉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慢性鼻窦炎病理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实现慢性鼻窦炎亚型的快速精准诊断,并成功转化2个产品、构建1个云平台,发布全球首张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病理诊断报告。

image-20241231151506-7

       在肝癌领域,中山三院病理科邵春奎教授/陈健宁教授课题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肝细胞结节深度学习诊断模型,有助于提高肝结节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辅助病理医师提升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

image-20241231151518-8

基于全切片数字化图像及深度学习构建肝细胞结节病理诊断模型

 

       在脊髓损伤领域,中山三院脊柱外科戎利民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探索该病治疗的综合手段。除传统的手术减压、药物治疗、康复锻炼、针灸治疗外,脑控外骨骼机器人带动的肢体运动也走向临床研究阶段,脊髓损伤的患者可通过脑控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下肢运动训练。

image-20241231151530-9

脊髓损伤患者正在借助普通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脑电采集智能训练

 

智慧教学

       中山三院“5G智慧教学平台”将院校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毕业后教育进行深度信息化,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无线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等工具,形成一个能融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模型并符合国家教学评估要求的顶层设计理念、能平衡教育本身、教学管理和各医学专业特色需求的综合系统。平台满足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管、研、评”等各方面需求,以“全阶段、全流程、全要素和全业务”为特色,以“链式教学管理”为理念,并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根据不同教学阶段(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住培教学)的特点建立特异性管理体系,使平台能同时覆盖院校教育、研究生教育、住培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等的全阶段管理需求,更能满足不同教育阶段对教学延续性的需求。

       平台涵盖从学生(员)的入(招生)到出(考核和毕业)过程中所有教学活动的标准化流程体系及管理模块,实现对医院教育教学进行全流程的链式管理。

       设计并凸显教学过程中的相应要素和功能,建立教学活动角色的评价考核体系及管理模块,实现对医院教育教学的全要素管理。

       配合中山三院的“数据湖”,形成可交互且安全的教育教学大数据湖,达成教学管理系统与真实病例关联目标,实现学生(员)临床实践数据真实、可统计。

       5G网络、VR、大数据技术等对教育教学进行人工智能赋能。    

image-20241231153829-10

中山三院“5G智慧教学平台”

 

       中山三院积极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推进其与智慧医院建设高度融合。“5G智慧教学平台”获广东省卫健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高度认可,“数字住培”成为新品牌。此外,智慧医院教学项目荣登广东省发改委“应用场景机会清单项目”,彰显了中山三院在智慧医疗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山大学新百年新征程的号角已吹响,中山三院将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在奔腾不息的时代潮流中劈波斩浪,以“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豪迈壮志、“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澎湃情怀,奋力走好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科特色明显的强大的现代化智慧医院”的新道路。

       全体中山三院人将无愧心中星火,不负尺寸光阴,以“最具特色、最具智慧、最具人文、最具情怀和最具活力”的医院文化为驱动力,踏着新时代的节奏,书写健康事业华丽诗篇,在新伟业昂扬奋进的浩荡洪流中奋楫扬帆,奔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