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绘就千般景,扬帆破浪正当时 ——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成立4周年

发布人:宣传科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12-22

春风拂面,秋实丰硕,又一年的时光如期而至。经过四年的潜心笃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已经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科室在徐向英主任的带领下,满怀务实的姿态,尊重每一份付出,凝聚每一股力量,坚守每一份承诺,不负每一份热爱,在所有认可和期盼中再添新“硬核”,成为学科发展即将腾飞的纪念碑。

image-20231222111401-1

 

陪伴日夜兼程,只为迎接新的自己

2023年,对于肿瘤放射治疗科来说,是脚踏实地、厚积薄发的转型之年,是蓄势待发、谋求突破的战略之年,更是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活力之年。科室在徐向英主任的引领下,实现了从 “落地生根”,到“集聚乘势”的精彩跃升,展现出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新气象。

在徐向英主任的带领下,肿瘤放射治疗科日夜兼程,持续推进第二台直线加速器及后装机房的建设。第二台加速器及后装机项目分别于2021年、2018年立项,历时4年,机房选址终于敲定。历经图纸设计、预评价、环评等各流程完善后,第二台直加机房及后装机房在2023年2月正式施工。时隔4年后,医院里那个身穿白大衣、头戴安全帽的身影再次闪现。她始终以追求卓越和尽善尽美的态度,对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规划、严格把控,仅用6个月机房顺利交付使用。8月始,新直加和后装机先后进场、安装调试、相关培训,并于9月及11月高效完成性能验收。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标志着科室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让治疗人数“加速度”,更多患者得到高效、规范的治疗。

另一方面,院领导为了让更多放疗患者得到规范治疗而腾出来的19楼新病区,历经数十次设计图修改、细节敲定,终于在2023年7月25日正式动工。从病区布局设计到多种建材的选取,从现场施工监督到物资招标采购安装,徐向英主任事必躬亲。如今新病区即将交付。

徐向英主任始终把中山三院肿瘤放疗科当成自己的家,秉持着节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物资采购总是多方对比,选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但对于科室所使用的各种家具,她却始终坚持品质第一的原则。因为她数次严肃地说过:“这里是未来几十年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工作场所,患者要在这里接受治疗,我们团队里的年轻人更是每天都在这里工作,我必须对患者和团队的每一个人及他们未来的健康负责。” 这充分展现了她对患者、职工的高度关爱。

2023年是肿瘤放射治疗科“大变样”的一年。医院在医疗用地如此紧张的前提下,优先改善肿瘤放射治疗科病区、增加放疗用地。这既是对前期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期许。今年10月,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王俊杰教授专程转道参观访问我科,对我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大加赞誉!并在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年会开幕式上号召全国同行赴中山三院肿瘤放疗科学习。这一殊荣充分展现了我科在学科发展、诊疗技术、服务管理和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的卓越成效。如今加上新病区、第二台直加机器及后装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定必为科室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今后徐向英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定必以此为新起点,迈出新步伐、开启新篇章,助力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创造一往无前,只为守护生命脉搏

徐向英主任在学科发展和病人福祉方面倾注了无数心血。

2023年6月,我科新购置的人工智能靶区勾画辅助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这是一项重大突破。此系统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能对病人的CT、MRI等医学图像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精准地识别和勾画出肿瘤的位置和范围。这将极大地提高勾画的精准度和标准化程度,同时将医生从繁重的手动勾画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处理更多的患者。

胸腹部肿瘤的精准放疗往往需要考虑患者呼吸运动引起的肿瘤位移,2023年胸部肿瘤组率先重点开展4维CT定位(4D-CT),检测呼吸运动幅度,精准进行靶区外扩,减少正常器官的不必要照射,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如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毒副作用,是徐主任近四十年从医之路的价值追求。她坚信,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肿瘤病人治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让“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在“生命至上”的理念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人性的呼唤、是时代的召唤,更是责任担当!

 

专注精益求精,只为传递新的温度

一路走来,肿瘤放射治疗科依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强大的平台和自身过硬的技术及优质服务,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首选。患者覆盖全国18个省近60个市,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名片早已走出广东面向全国。2023年各项医疗数据均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患者满意度四年来一直保持在高水平的100%,其他国考指标均在合格基础上继续向好发展。

因病人量激增,放疗技师班次已数次由一天两班调整至三班,晚上九、十点下班也是常事。徐向英主任强调:放疗技师是放疗流程最终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放疗是否精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一定不能因为病人数量增多而影响放疗质量。

肿瘤放射治疗科周五专科门诊自9月1日正式开诊,让放疗患者随诊更方便,将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传递新的温度。

 

追求卓越无界,只为点亮生命之光

新建科室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从未气馁。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每一次的成功,都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命被拯救。

科室至今已编写10个国家级指南,发表论文47篇(SCI30篇),在研项目5个。徐向英主任现任国家各级学术团体兼职近40项,担任广东省学术团体兼职主任委员及副主委19项。

徐向英主任不仅严于律己,更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和发展。每周大查房更是充满对病人的关怀,提问直切痛点、全面分析、总结经验,立德树人。她深知,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与行业顶尖人才保持同频共振,将规范与标准刻入到生命周期的每一个角落,才能在不久将来构筑竞跑新赛道,助力科室高质量发展。

 

付出无怨无悔,只为成就美好明天

年近花甲的徐向英教授,总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职业精神,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她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还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在徐向英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科室公众号共发布35篇稿件,总点击量23000余次。

徐向英主任作为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广东省侨联常委,广州市侨联顾问,广州新侨联谊会顾问及医药与健康专委会主任,中山大学侨联副主席,积极参加各级侨联组织的重大活动,谏言献策,举行防癌讲座,扶贫义诊等。徐向英主任以医疗事业为己任,以公益行动为使命,展现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的风采。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同时传递了爱国、爱家、服务社会的正能量。正是因为她的卓越表现和贡献,2023年她荣获了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喜悦与振奋盈怀,欣慰与感慨铭心。过去一年,肿瘤放射治疗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考验,但我们的发展势头并未减弱。展望未来,科室 “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要求更积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正所谓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肿瘤放射治疗科一定会在医院党政班子领导及徐向英主任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步推动学科建设,以高质量、规范化、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与时代一同前行,推动医学的发展,为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绽放忠诚守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