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杰
擅长肺癌影像诊断。熟知肺腺癌发生、发展规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腺癌),对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O)的超级早期肺肿瘤(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术后10年生存率100%)有深入研究。可提高肺GGO检出率、判断持续存在GGO发展到哪个阶段(AAH/AIS/MIA)、预测GGO生长速度、提供科学合理的随访方案及GGO手术最佳时机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30多篇关于冠状动脉及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论著,其中SCI收录论著13篇(Radiology、ER、BJR等) 。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
医疗专长:擅长肺癌影像诊断。熟知肺腺癌发生、发展规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腺癌),对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O)的超级早期肺肿瘤(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术后10年生存率100%)有深入研究。可提高肺GGO检出率、判断持续存在GGO发展到哪个阶段(AAH/AIS/MIA)、预测GGO生长速度、提供科学合理的随访方案及GGO手术最佳时机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30多篇关于冠状动脉及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论著,其中SCI收录论著13篇(Radiology、ER、BJR等)。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
康庄
主研方向:CT,MR影像技术
医疗专长:中山大学影像技术专业唯一正高。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0多项。发表论著200余篇,SCI收录70多篇,IF>10分2篇。,实用新型专利两项。擅长MR,CT影像技术,对磁共振 脑功能成像,血管成像,动物成像,对比剂应用,放射辐射防护,影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深入研究。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研方向:CT,MR影像技术
医疗专长:中山大学影像技术专业唯一正高。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0多项。发表论著200余篇,SCI收录70多篇,IF>10分2篇。,实用新型专利两项。擅长MR,CT影像技术,对磁共振 脑功能成像,血管成像,动物成像,对比剂应用,放射辐射防护,影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深入研究。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陈健宁
从事外科病理诊断16年,在肝脏疾病及胃肠道肿瘤病理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特别在疑难肝病诊断方面有较深造诣。主持国自然等基金项目3项,发表研究论文88篇,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EMBOReports、CancerLetters、GastricCancer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最高影响因子33.883(Gastroenterology. 2022;162(7):1948-1961.e7.)曾获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社会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
肝脏病理
邵春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移植病理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肝脏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保障医药服务临床专家。
在大学附属医院从事病理学工作35年,具有丰富的外科病理诊断经验,擅长涎腺头颈部、肝脏疾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
焦举
焦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医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广东省药学会核药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核学会核药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同)发表JCR一区TOP期刊六篇;担任国际期
核医学科专家。擅长甲亢、甲状腺癌、瘢痕疙瘩、皮肤血管瘤的核素治疗及疑难PET/CT、SPECT/CT的影像诊断。
张琪
中山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和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养对象(省级),同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
肝胆外科常见疾病诊治、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唐新意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儿科心血管专业硕士毕业,在中山三院从事儿科临床工至今已25年,2011~2017年任中山三院岭南医院儿科主任,现任中山三院天河院区新生儿科主任,主持省卫生厅基金、校基金及教改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发表主要国内外杂志文章近20篇。任中国新生儿医师协会预防保健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儿科学及少年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广州市重症营养学组委员,广州市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消化营养学组委员等社会兼职。
对儿童发热及各种感染性疾病、难治性咳嗽、儿童心血管疾病、新生儿危重症及各种儿童疑难病能给予较好的诊治及指导。
张志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常规组组长,副主任技师。现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病理联盟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病理技术30年,具有丰富的病理专业技术经验,擅长常规病理制片、特殊染色及冰冻切片技术。
陈文捷
中山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胞-基因治疗转化医学中心副主任。从事自体免疫细胞等临床治疗工作及研究,MSC临床治疗前研究,如MSC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治疗研究,MSC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研究等。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分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2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CS Nano, Biomed Pharmacother , Biomaterials, Annals of Surgery, Oncogene,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
陈惠芹
儿科副主任,岭南医院普通儿科主任,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自1994年开始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儿科专家。擅长儿童血液病和肿瘤(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淋巴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肾母细胞瘤等)、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黄泽萍
超声科副主任兼岭南医院超声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妇产、腹部病变的超声诊断多年,尤其在胎儿产前超声筛查、盆底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涛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辅助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殖健康及盆腔疾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辅助生殖实验室学组成员
在辅助生殖领域工作20多年,从事人精子、卵子和胚胎操作20多年,负责生殖中心胚胎培养室整体运作10多年。包括IVF实验室的总体质量控制,胚胎培养箱等仪器设备的监测与校正,体外受精受精与胚胎培养的相关数据分析。
胚胎质量评估,胚胎选择,囊胚培养,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等具体操作。
张辉
腹部综合超声诊断专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擅长成人、小儿、产前胎儿心脏IV级筛查和外周血管的诊断研究,特别在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血管粥样硬化等疾病超声诊断和心血管超声造影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