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丨陆正齐:他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医术”,还有“温度”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5-09-28
       金秋时节,感念师恩。9月,我们如期推出“我的老师”专栏,从学生视角讲述老师从医从教点滴故事,集中展现我院优秀教师信念坚定、锐意进取、崇德修身、博学精专的新时代风貌,引导全院教师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image-20250928083907-1

 陆正齐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美国匹兹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认知障碍分会主任委员。获得国家重大研发课题一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省、部级重大基金8项,省自然和省计划项目1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

 

 

白大褂下的“温度”

       陆正齐老师每天在繁忙的门诊工作之外,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对病区里的“疑难病例”进行细致查房。

       我刚入科的第一天早晨,怀着满心期待与些许忐忑,默默跟随着查房队伍。印象中的教授查房总是严肃而严格,我不禁有些紧张。

       陆正齐老师走在队伍最前面。他走到一位老年患者的床边,微笑着握住老人的手,俯身轻声问道:“您好啊老人家,今天感觉怎么样?”声音里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老人原本紧锁的眉头似乎在这一刻稍稍舒展。

       患者絮絮叨叨地讲起自己的病情与就医经历,有时甚至语无伦次。陆正齐老师始终耐心倾听,不时重复关键信息,没有打断对方的诉说。待老人讲完,他才清晰而准确地追问病情细节,并一边为其进行专科查体,一边用通俗的话语解释疾病的来龙去脉。

       “这个病拖了这么久,您一定很辛苦。您放心,来我们这儿,我们一定尽力帮您。”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不仅患者神色缓和,连一旁的家属也轻轻松了一口气。查房接近尾声时,陆正齐老师还细心询问患者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并耐心讲解如何通过健康饮食辅助康复。

image-20250928083948-2

陆正齐老师为患者耐心检查

 

       结束后,陆正齐老师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身向我们这群学生逐一解释他的治疗思路,提醒我们去读最新文献、不断积累专业知识。

       也是在那一次的查房中,他转向我,尤其耐心地叮嘱道:“许多神经科疾病都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密不可分。我们要了解他们从哪来、吃什么、怎样生活——发现那些隐藏的危险因素,不能只会开药,而要教他们如何更好地生活。”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暖,一字一句中都传递 “仁心”。医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温度与理解,才是医者真正的根基。这也是陆教授为我们所有学生上的第一课。

       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干净的病房地板上,一切都显得格外温暖明亮。

 

科研路上的“领航员”

       初次拜访陆正齐老师的那天,也是一个大晴天。他笑着迎接我们。他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医生,不能只满足于掌握临床技能,还要主动走进科研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用‘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更远。”

       这句话如一颗种子,悄悄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陆正齐老师也一直身体力行践行着这句话,在工作之余坚持阅读最新的前沿文献和资料。尽管工作繁忙,他仍坚持每周专门留出一小时,听学生们汇报课题进展。那一小时,仿佛是整个星期中最凝练的时光。他总是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汇报结束后,陆正齐老师常常会就关键研究细节深入追问:“为什么考虑这样做?有没有已有的文章支持?”这些提问犀利却始终带着鼓励,让我们学会在反思中突破瓶颈。很多时候,正是他的某一句点拨,让我们豁然开朗,重新找到方向。

image-20250928084025-3

陆正齐老师(右五)续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正齐老师反复强调“要做有想法的人”“科研的本质是探索”。他鼓励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新的科学问题并深入探索,在他的指导引领下,我们所有学生都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科室里的“定海神针”

       作为科室主任,陆正齐老师对于学科建设、品牌建设不遗余力。

       陆正齐老师常常对我们说起“大医精诚”这四个字——它们不仅高悬于科室的墙壁之上,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医者的心里。他总是语气坚定地告诉我们:“医生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我们不仅要配得上患者的信任,更要主动发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科室,安心地把健康托付给我们。”

       在陆正齐老师的引领下,科室不仅在学术上结出累累硕果,更在人文关怀与社会服务中不断拓宽医者的边界。通过精心运营的公众号、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定期举办的健康活动与义诊,神经内科逐渐走出医院、走进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信赖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不仅仅因为它的技术,更因为它的温度与诚意。

image-20250928084055-4

陆正齐老师多次组织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为群众义诊

 

       陆正齐老师还时常亲自带队,利用各种节假日奔赴省内的基层医院,甚至远赴西部边陲的喀什,开展医疗援助与学科帮扶。无论多远、多忙,他总会出现在需要帮助的地方,倾囊相授、亲自示范。在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地方的神经专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诊疗体系。

       陆正齐老师用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而他带领下的每一步,都是对医学使命最动人的回应。

image-20250928084113-5

陆正齐老师(中)在凤庆县人民医院与当地医务人员交流

 

人生路上的“处方笺”

       陆正齐老师不仅在学业和科研上对我们悉心指导,更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常常在傍晚时分,他仍留在办公室,一句“最近学习生活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啊?”温暖而真诚,仿佛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偶尔迷茫的路。他总是耐心倾听,与我们一同分析问题,尽力帮助每一个同学跨越难关。更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是,陆正齐老师时常强调“医德”二字。他不仅教我们如何精进专业,更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温度、有责任感的人。

       陆正齐老师的教导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却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不断向前、不负初心的力量。

image-20250928084146-6

陆正齐老师积极参加科普宣教活动

 

        “良医”与“良师”,这是陆正齐老师的学生们对他最深刻的共鸣。他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医术”,还有“温度” 。这份师恩,早已超越了知识的传授,化作了一种力量的传承,照亮了每一届学生的从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