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脑病护理团队自主研发气切装置实现专利转化
发布人: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29
近日,我院脑病护理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种医用气切装置”成功完成专利权转让,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这项承载着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突破性成果,不仅填补了我院护理专利转化的空白,更以“苔米之智”解临床之困,用“人文之光”护患者安康。
气管切开术是大量脑疾病治疗中需要应用到的重要措施,但传统气切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频繁移开面罩进行吸痰、雾化或供氧操作,我院脑病护理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现有装置存在操作繁琐、密闭性不足等缺陷,不仅增加交叉感染风险,还易引发痰液喷溅、血氧波动等问题。

为此,团队骨干安德连护士长提出“开发一款集成化、微创化的改良装置迫在眉睫”,并带领团队通过微型化结构、多功能端口集成、防喷溅屏障三大创新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医用气切装置。经临床模拟测试,新装置使护理操作效率提升,患者血氧稳定性提高,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降低。

改良前

改良后
该专利从构思到落地历时两年,团队成员跨学科协作完成十余版设计迭代,不仅彰显了“临床需求导向型创新”的旺盛生命力,还诠释了护理团队敏锐感知患者需求的人文精神,是科技理性与护理温情的完美共生体。未来,团队也将进一步依托医院护理创新研究中心,推动专项孵化激励方案措施落地,培育更多“既具苔米韧性,又含人文光泽”的创新项目。
相关资讯
2025-07-23
2025-07-23
2025-07-19
2025-07-17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