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我国较早开展临床药理研究的医院之一,早在1986年,卫生部就批准我院的抗风湿、肝病、抗寄生虫为临床药理基地专业组。1998年2月医院通过了卫生部的评估验收,同时增加了抗感染专业组。1999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原“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进行的审核,更名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设4个专业组:免疫专业组、肝病专业组、抗寄生虫专业组和抗感染专业组。
医院设备设施齐全,机构办配备有相应的办公设备设施、专用档案室及GCP药房等。截至2025年7月,我院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备案专业(备案号:药临床机构备字2020000309)35个:感染、精神、皮肤、呼吸内科、
【我为群众办实事】口腔科开展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
9月17日上午,在第33个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认真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响应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号召,延续往年传统开展以“从小养成刷牙习惯,一生乐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口腔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
爱牙日义诊活动
今年义诊规模扩大,首次实现天河与萝岗两院区同步举行,在艾虹主任的带领下,来自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等各个专科的医护人员共10余人参与义诊,为广大市民提供口腔健康咨询和医疗保健。
义诊医生们给大家做了免费口腔检查,发现龋齿、缺牙及牙周病等口腔问题仍普遍存在于
李响
中共党员,麻醉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职务:手术麻醉中心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肇庆院区院长助理
学术简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论文18篇,以第一发明(著作权)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从事麻醉及疼痛睡眠治疗工作多年,致力于麻醉与疼痛睡眠领域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
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基础转化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
贾昌昌
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长期从事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肝癌免疫微环境以及靶向药物耐药等方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刘秋莉
刘秋莉,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MSC治疗炎症/损伤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重点关注MSC调控适应性免疫细胞及其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秦云飞
中山大学 “百人计划” 引进人才,长期从事固有免疫、肝脏免疫、肿瘤免疫调控等方向的基础研究。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已发表高水平论文20 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Cell Research, Molecular Cell, Science Advances,Autophagy, EMBO Reports, Cell Reports 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研究性论文数篇。
肖振东
肖振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人才。2018年在美国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完成博士后研究加入中山三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山大学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五个五十个五”重大人才工程等项目的资助。长期从事非编码RNA、RNA结合蛋白的功能与分子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Autophagy、Journal of Hematology
许燕
许燕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通过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加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体细胞重编程和肝脏疾病发生机制等方面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ell Stem Cell, Journal of Hepatology, Nature Materials, Trends in Cell B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支持。
研究方向及意义:
1.干细胞分化机制及其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2.肝脏再生修复中的表观遗传和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彭延文
副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秘书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卢建溪
主任技师,理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第三党支部书记,生物治疗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是生物治疗中心质量授权人。
生物治疗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04年在全省较早开展免疫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生物治疗中心目前是广东省教育厅肝脏疾病生物治疗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细胞治疗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临床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广州市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基地和广东省干细胞临床转化与示范基地的依托单位。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单位,在细胞制备、质控和临床转化研究方面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实行生物治疗临床规范化操作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各类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制定了每个项目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规范,细胞质量稳定,临床安全性良
多部门通力协作,为医院发展再添“动力”
9月19日、20日,在后勤、医务、信息、临床等有关科室的通力配合下,医院各条战线“舍小家,为大家”,舍弃了中秋佳节与亲人团聚的时光,坚守岗位,密切协作,圆满完成我院天河院区电力扩容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院医疗业务的快速发展及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医院用电压力逐年上升,部分楼宇用电负荷几近饱和,用电扩容迫在眉睫。根据医院统筹安排,后勤部门启动了肝病大楼用电扩容及综合楼电房改造项目,改造高压电柜,增量扩容。但该项目停电时长需至少8小时,停电范围涉及医疗、实验室、行政后勤等多个区域,影响面较广,影响时间长,停电安全与专业性要求强,难题多。
精心筹备确保扩容施工万无一失
为保证停电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