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患者致医护人员的感谢信
尊敬的中山三院领导:
在此,我想以一个普通患者的身份,表示对贵院康复科全体医生的感谢之意。
我于3月24日不甚跌伤导致左手桡骨远端骨折,3月27日在另一家医院做了手术,骨科手术比较成功。4月1日出院后,因手术伤及左手正中神经,导致手部疼痛难以忍受,坐立不安,痛彻心扉,每天基本靠止疼药来维持,最多时一天需要八粒止疼药,手术医生说我运动不足,于是,4月6日,我来到贵院康复科问诊并治疗。
当天接待我的是姜丽医生,因为是初诊,她在仔细问诊之后,安排了初步治疗恢复方案,并亲自带我认识负责运动康复的物理治疗师解东风医生。第一次接受了解医生的治疗后,我感激地对解医生说,我知道一次治疗的作用很小,但今天你让我知道,原来我的手部可以做那么多的运动,让我对康复充满了希望。
虽然回家后,我按照解医生的要求每天完成相应的运动量,但手部的疼痛仍然没有减轻。在康复科医生的安排下,先后做了肌电图、超声波检查,发现我的神经受损情况比较严重,他们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在配合了气压、超声波等疗法以及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骨密度的药物之后,腕部的水肿情况一直不见明显好转,在上周二,姜丽医生决定为我注射得堡松,在超声波的监控下开始注射时,我才知道过程的复杂和注射难度之大,在几位医生的配合下,注射顺利完成,第二天早上开始,疼痛症状开始消除,水肿状况也开始好转,受伤一个半月来终于早上起床不用去吃止疼药了。
治疗还将继续,但我对贵院康复科医生们的感激之意已无法抑制,经过三思,我认为三院康复科医生身上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康复科医生们的专业敬业的精神。
医生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医生是病人最绝望时求助的对象,是和神最接近的职业。在康复科治疗的这一个月,我感到这几位年轻医生(姜丽医生、贺涓涓医生、杨芳医生、解东风治疗师)的专业水平非常扎实,对于我的病情的判断准确,治疗方案完整周全,在尽量少带给病人压力和痛苦的情况下安排治疗。看到我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他们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找到原因,及时调整方案,使我的症状得到缓解。
作为病人,来求助医生,我们和医生在医学知识的层面上是完全不对等的,除了信任医生别无他法,此时医生的专业性是多么重要,我亲身经历证明康复科这几位年轻人是值得我们病患信赖的。
二、康复科医生们的合作精神
我们病人会留意坊间流传哪间医院哪个科室比较强大,我们同时也知道一个团队的强大绝对不是仅有一两个带头人,而是有优良的传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我看病的这段时间,由于每次去基本上是常规治疗和开常规药物,所以我挂的都是普通号,但无论哪个医生都会过来问问病情,甚至主动为我做一些细致的检查,几个医生常常一起商讨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并没有因为我挂了谁的号没挂谁的号而互相推诿。在为我治疗的过程中,解医生带着实习生,他常常边讲解边治疗,我经常能够感受到这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
三、他们对于病人的态度。
我来到康复科看病,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病人,挂的普通号,我知道我的病情于我个人来说是不堪忍受的伤痛,但于每天见到各种复杂案例的医生来说,可能是最平常的病例,但是没有一个医生随便对待我反映的病情,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不断鼓励我,我会记得解东风治疗师慢慢帮我拉开手臂时带给我的希望,姜丽医生用超声波帮我检查而我由于害怕不敢看,她轻轻唤我看左手肌腱并安慰我恢复得不错,贺涓涓医生看我肌电图报告两只手反映差距很大时告诉我这都是可以恢复的,杨芳医生每次仔细帮我查看伤口时都具体地解释前后变化。
在以往所听到的医患矛盾中,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哪方是弱势,作为病人,我曾体会过在医生面前的渺小,不找熟人就要被随便对待的不甘,病痛莫名其妙得不到解释和安慰时的无助,但这些,我作为一个普通病人在这一个月康复科的治疗中都没有遇到,感受到的就是被尊重,被关心,他们把我当作一个有权利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为我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我对治疗越来越充满信心,对比起第一天疼痛得流着眼泪来看病的我来说,一个月来的进展不可不说与这些专业敬业的医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请让我再次表示对贵院康复科,对贵院的感激之意,也希望所有的病人都能得到医生如此的对待。
祝康复科医生们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美满幸福!
此致
敬礼!
病患:葛女士
2017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