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专病中心|酒精性肝病中心:应对中国酒精性肝病诊疗挑战的先锋力量

发布人:酒精性肝病中心 发布日期:2025-08-06

 

全过程一站式诊疗

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理念,中山三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提升临床专科能力要求,打破原有医学学科壁垒,扎实推进多学科专病中心建设,实现患者“按病择医”,“足不出科”就可以享受多学科“筛查—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全过程一站式诊疗服务。

截至目前,中山三院已成立肝癌疾病中心、脊柱侧弯中心、过敏中心、甲状腺多学科诊疗中心、胃肠功能保护中心、酒精性肝病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减重中心、罕见病中心、鼻眶颌颅底中心、眩晕耳鸣诊疗中心、护理创新研究中心、儿童医学中心、盆底医学中心、脊柱脊髓损伤救治中心、关节病医学中心、糖尿病足病中心、胆胰疾病中心、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中心、神经感染疾病诊疗中心、伤口造口医学中心、尿毒症防治中心、吞咽障碍医学中心、神经调控中心、儿童青少年身高与体重管理医学中心、胆石症中心、加速康复外科医学中心、高危围产医学中心等20多个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流程、人性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酒精性肝病中心

视频介绍:https://mp.weixin.qq.com/s/kOxg-d8z8LrDJ-8IdPopjA

1.疾病现状与诊疗需求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肝脏疾病谱正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酒精性肝病发病率呈迅猛上升态势,已跃居非酒精性脂肪肝、乙型肝炎之后,成为第三大常见肝病;酒精滥用也取代诸多致病因素,成为仅次于乙肝病毒的第二大肝硬化诱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现有约6200万酒精性肝病患者,每年因该病死亡人数超过70万,且患病率与死亡率仍在持续攀升,防控形势极为严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我国酒精性肝病诊疗体系存在显著短板:诊断与治疗流程缺乏统一标准,患者长期管理与随访机制尚不完善,流行病学数据更新相对滞后,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也亟待提升。
 面对这一困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勇担重任,于2020年10月21日成立国内领先的酒精性肝病中心,并牵头组建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分会酒精肝学组,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区域诊疗空白,更标志着我国酒精性肝病诊疗进入专业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2.中心团队与诊疗模式

酒精性肝病中心由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吴斌教授挂帅领航,郭云蔚教授为核心专家,凝聚了消化领域的权威专家、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及专职科研人才,组建起一支 20 余人的精锐队伍,团队中博士学历人才占比超70%,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以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并行的模式,不断推动酒精性肝病诊疗技术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前沿、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心创新性提出“防-筛-治-管”一体化专病管理模式,突破传统医疗的碎片化局限,实现酒精性肝病的全程化管理:
预防(防):通过基层医院巡讲、健康科普宣教及公益义诊,提升公众疾病认知;
筛查(筛):推广标准化风险评估与早期筛查工具;
治疗(治):基于循证医学制定个体化方案,涵盖戒酒辅助、肝损伤修复、并发症处理及营养支持;

管理(管):建立长期随访体系,优化患者预后。

image-20250806112856-1
 
3.科研与临床成果

中心在酒精性肝病领域实现多维突破。已积累了5000多例的病例数据与临床诊治经验,为精准诊疗筑牢根基;近四年成功获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其中影响因子(IF)≥10分3篇,3≤IF<10分9篇,彰显强劲学术实力;牵头编撰《酒精性肝病》专著,填补行业规范空白,有力推动酒精性肝病诊疗迈向标准化、规范化新征程。

4.专家出诊信息
 

吴斌 | 教授

每周三上午、下午(天河院区)

郭云蔚 | 主任医师

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天河院区)

吴小琴 | 副主任医生

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岭南院区

李雷佳 | 副主任医师

每周三上午(岭南院区)、周五上午(天河院区)

黄晓丽 | 主治医师

每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天河院区)

柯比伦 | 主治医师

每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天河院区)

周浩雄 | 住院医师

每周一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天河院区)

 

来源:酒精性肝病中心、学科办

编辑:马玲玲

初审:甄晓洲 李筠筱

审核:周晋安

审定发布:吴京洪  戎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