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治愈率100%、医护零感染的背后,他们这样坚守
3月12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救治的最后1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出院时,患者对该院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至此,梅州市确诊患者清零。
期间,粤东医院共排查疑似患者153名,收治确诊患者7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创造了确诊患者治愈率100%、零死亡和医护零感染的优异战绩。
主动请缨
第一时间承担社会责任
新冠疫情来势汹涌,春节前梅州已经出现疑似患者,这让卫生主管部门及梅州市民神经紧绷。
中山三院时刻关注梅州疫情,党政班子讨论后一致认为:粤东医院作为以传染病起家的中山三院的一个院区,是梅州的两所三甲医院之一,医院有梅州最高标准的独立感染性疾病病房,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李刚教授等专家团队。需要时,中山三院广州大本营可随时提供人财物支持。此时,粤东医院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然而,疫情之初,粤东医院并未列入梅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名单。
粤东医院主动请缨,梅州市政府派专家组到院考察。“专家组重点考察了医院已经腾空的肝病大楼,查看了严格按感控高标准设置且随时可以增加至150张床位的感染性疾病病房。此次考察让卫生主管部门和梅州人民都吃了‘定心丸’。”中山三院院长助理、粤东医院常务副院长黑子清说。
考察结束,该院正式成为当地定点收治医院。
未雨绸缪
筑起梅州抗疫防线
早在1月上旬,看到武汉卫生主管部门有关疫情的通报,黑子清等人就在院本部的统一部署下,着手开始布局。
春节期间,黑子清一直坚守梅州,现场指挥院区有关防控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院务会及各类工作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市、区及院本部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院区防控工作,并第一时间在原感控制度基础上针对本次疫情完善感控流程、拟定应急预案。
肝病大楼原本就为收治传染性疾病而设,位置独立。一天内,设施整合、患者转运,五层病区全部腾空,肝病大楼成为专门的“新冠肺炎收治大楼”。
大楼功能分区重做规划:一至五楼依次设为发热门诊、实验室、确诊病区、隔离病区、负压病房。标准床位100张,随时可扩大至150张。楼内挂号、取药、影像等功能一应俱全,发热患者可一站式完成所有诊疗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发热门诊还分区分通道设立了普通发热诊室和特殊发热诊室,二者相对独立,互不交叉。
春节前,全院职工便取消休假随时待命。发热门诊24小时应诊,医务人员24小时轮班。上岗前,全院职工悉数接受感控培训,岗位合理排班,确保高强度工作的医务人员充分休整,以最佳状态迎战。同时,有关部门定期监测职工身体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并及时深入科室了解医务人员工作状态,随时调整。
精心布局之下,粤东医院成为梅州地区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
一体化医疗
确保高水平发力
在梅州市、梅县区的大力支持和中山三院的统一指挥下,粤东医院与本部实施一体化医疗模式。为确保发热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治疗,粤东医院成立了救治专家组。黑子清任领导小组组长,感染性疾病科双聘学科带头人李刚教授担任临床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均为急救、重症、呼吸、感染、中医等学科最优秀的专家。
大年初三,中山三院感染科派出专家揭育胜前往粤东医院驻点支援,加入医院临床专家组,参与指导院感流程优化、确诊患者治疗等重要工作。此外,院本部多个专家团也随时提供远程支持。
每日上午8点30分,临床专家组准时与隔离病区医护人员视频连线,开展多学科会诊,仔细研判每例确诊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2月17日,梅州确诊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2岁患者在粤东医院治愈出院。半个多月前,有严重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他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期间一度出现器官衰竭症状。半个多月,患者便康复出院,这给粤东医院的救治工作注入了更加强大的信心,也成为一体化医疗模式下分院区高水平发力的最好检验。
敢为人先
为梅州贡献“国家队”救治经验
在按照国家、省卫健委有关规范进行诊疗的同时,粤东医院敢为人先,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梅州贡献了作为中山三院一份子的“国家队”救治经验。
自收治梅州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以来,救治专家组中西医并重、身心同治,为患者制定精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初期就充分发挥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的作用,助力患者快速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方面,粤东医院执行的标准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
救治团队及时总结一线治疗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粪便核酸检测的相关研究,并提前应用于实践。在咽拭子检测标准之外,专家组将粪便核酸检测也纳入医院出院标准。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学界的认可,于2月14日发表于《中华消化杂志》,与国内其他科研成果共同推动了国家指南的更新。2月28 日,广东省正式将肛拭子核酸检测持续两次阴性作为新冠肺炎的出院标准之一。
团队还在救治中较早开展了抗体检测的相关研究。在获得患者血清抗体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后,专家发现抗体检测结果可作为咽拭子检测的重要补充,可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之前为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合理的防护建议,特别在排查咽拭子核酸阴性但高度可疑患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3月3日,国家方案试行第七版亦正式把抗体检测纳入作为诊断和排除疑似病例的标准之一。
此外,医院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在省内率先通过网上诊疗系统为患者答疑解惑,严防交叉感染。对于出院后的患者,医院也在梅州率先启动随访门诊,并要求患者继续居家隔离观察,定期返回开展CT等复诊检查,此项工作也同样早在国家相关指南出台前实施。
驰援武汉
精兵强将雪中送炭
大年初三,医院战疫正吃劲之时,省里来了急令:武汉一线急需更多医护人员支援。作为广东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队员,粤东医院13名医护人员(5名医生,8名护士)连夜集结、次日出发。
他们所在汉口医院病区,因是紧急状况下由普通病房临时改建,属条件最艰苦、病床最多、重症危重症比例最高的病区之一。
在武汉“疫”线奋战的四十多个日夜里,粤东医院的白衣战士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克服治疗条件受限、身体不适等重重困难,用专业和耐心,为武汉人民雪中送炭。
在抗疫工作中,党员带头、冲锋在前,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接受着一线的锻炼、组织的考验、纷纷向党组织靠拢,呼吸内科舒昱立、普外科杨茹钰、急诊医学科温志英、神经内科谢玉燕、肝脏内科张素嫦以及呼吸内科钟敏、余璇新和林依婷等8名队员先后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严格考察,3月4日在抗疫前线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此外,妇女节前夕,医疗队员温志英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梅州市、梅县区的大力支持和中山三院的技术指导下,粤东医院创造了确诊患者治愈率100%、零死亡和医护零感染的优异战绩,为梅州人民筑起防疫的铜墙铁壁。
病例“清零”让我们倍加振奋,然而我们抗击疫情的心态不能“归零”。纵观全球,世界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病毒传染源头尚未确定,疫苗研制仍需时间,人们对“狡猾”的病毒仍存在太多的未知。
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粤东医院将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为梅州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继续努力奋斗。